客雅溪大公園涵蓋了生態與社區、宗教、運動休閒等生活型態的折衷與融合,綠地範圍約 7 公頃,計畫始於 108 年「新竹市金山面公園與北區─客雅溪大公園等地設計、興南公園整體規劃設計服務」案,分為第一期、第二期範圍,透過重點活動空間環境改善,並整合既有水岸環狀步道,創造連續性的都市水岸生態及遊憩體驗。
重建社區生活連結,創造慢行人本環境
整合各里民活動中心戶外與公園內部活動空間的連結,並將各公園的出入口空間進行改善,提升周邊社區進入公園的自明性。透過公園邊界的打開與綠帶軟化,創造與周邊活動連結的可能性,提升公園的整體品質,實現一個社區,守護一座公園。
水環境自然工法設計
盤點現況喬木植栽綠帶及排水系統(綠地自然滲透及臨水防道路側排水溝),保留並應用現有的生態棲地資源,結合相關低衝擊開發設施設計及區域性水質自然淨化工法,將過濾地表逕流的雨水排至客雅溪,達到水質淨化、修復自然環境空間等效果。
夜間照明系統設計
考量水岸生態因素,規劃為照度較低之照明空間,景觀高燈設置間距為 10-15 m,以提供基本人行安全、無照樹燈為原則,選用可依現況條件調整角度之燈具以減少溢光與光害,並符合 CNS 照度要求,無溢散到客雅溪。另搭配照明時段控制,於夜間 10 點只留下基本安全照明,以達到節能與生態平衡。
圖1 客雅溪大公園規劃設計平面圖
圖2 客雅溪大公園規劃設計系統
打通重要空間節點,創造鄰里休憩場域
延續鄰近之生態、都市紋理,發掘各公園空間特點,來回應其周邊環境之表情。生態面有綠意森林、市民花園等空間單元;都市面有鄰里活動、樂活廣場、自然遊憩等空間單元,透過整合性規劃思考去安排各空間單元的區位,以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公園。
建置 2.1km 環狀水岸步道及友善步行動線
整體動線系統主要藉由水岸道路作為規劃架構,以 2.1KM 的環狀水岸步道串聯各座公園,改善原本被在空間上被分割的公園,創造整體連續性的景觀空間;由主動線延伸出各公園內環境道路,將人從水岸帶至公園內,並藉由公園開口的重新配置,改善原本公園封閉的問題,創造公園與社區的新介面。
減量阻隔性設施,打開公園邊界,提高可及性及空間彈性
現況公園至水岸的視覺軸線皆被架高的水岸步道阻隔,致使公園雖設於水岸邊,其連結性卻非常薄弱。利用既有坡地設置觀景平台,提供更加多元的賞景視角,並透過觀水的活動來強化公園與水域的連結性。
以生態為導向,保留現況植栽為原則,延續客雅溪大公園的生態
客雅溪公園既有樹林豐富且完整,以保留現況植栽為原則,部份補植植栽增加色彩及遮蔭,並以生態性為選擇依據。灌木選用不同高度、葉形、色彩變化的植栽,營造空間的層次變化,並同時誘蝶誘鳥。新增喬木建議種植水柳、苦楝、烏桕等,除了提供四季不同顏色變化外,亦有誘鳥的作用,豐富客雅溪公園的生態,並提供原有物種的棲息地。
圖3 設計概念圖
圖4 AA' 剖面圖
圖5 BB' 剖面圖
圖6 台溪親子公園-親子遊戲區
圖7 台溪親子公園-溜冰場
圖8 台溪親子公園-造型棚架
作品名稱:客雅溪大公園及周邊環狀動線環境改
善工程
主辦單位:新竹市政府城市行銷處
景觀設計:預景設計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周書賢、廖怡晴、周芯伃、呂科達、
林千毓、陳奕均、謝錦燈
施工單位:西雅公園-朝勝營造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溪親子公園、台溪公園、天公壇
公園、頂埔公園-奇欣營造股份有限公
司
地 點:新竹市北區經國路二段和平橋至新竹
市北區中華路三段客雅溪橋間流域範
圍(涵蓋西雅公園、台溪親子公園)
空間性質:河川環境、步道、自行車道、街道傢
俱、住宅/鄰里空間、文化地景、遊戲
區、公園、綠園道、光環境
面 積:70,000 m2
造 價:新台幣 115,120,000 元
設計時間:2020/01-2022/01
施工時間:2022/01-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