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國家景觀道路蘇花路廊景觀改善工程規劃設計案

National Pacific Coast Scenic Highway

設計單位: 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Design: LEF Laboratory for Environment & Form

2024美國繆思設計大獎MUSE Design Awards 景觀類 銀牌獎、2023台灣景觀大獎 風景遊憩類 優質獎、2022 IFLA AAPME Awards 規劃類 優質獎

計畫緣起

蘇花公路是許多台灣人的共同回憶,當初開闢象徵著人定勝天的決心。我們能不能改以順應自然的態度,採用適合當地的近自然工法培養「軟實力」重建一條更合適全人行的慢速公路?
台 9 線蘇花公路構築在脊梁山脈臨太平洋側,依山傍海,氣勢雄偉壯觀秀麗,呈現國際級景觀。蘇花改的通車使得原有台 9 線蘇花公路車流量大為減少。故將台 9 丁線重新定位為觀光慢活路線,並期打造為國際觀光勝地。

計畫目的

1. 重塑蘇花公路成為國際級必遊景觀道路。
2. 閱讀山海地景:減少周邊景觀干擾並帶領使用者閱覽公路沿線之地質、植栽、人文等內涵。並提供各類型用路人及遊客完善眺景及休憩空間。
3. 修復生態原貌:縮減道路道路寬度增加綠帶及生物棲地,採用適合在地環境的近自然工法,修建一條與自然共融的景觀道路。

圖1 將三面光水泥U型溝擴大改成山側動物可與山邊連接,路邊側垂直壁可以防止路殺之單側砌石溝,溝與道路間並增加綠地

圖2 站在望那之丘上環顧四周有一種壯麗國土的感動
圖3 眺景綠丘敲除隙地大片柏油,並設置微凹的滯洪綠地

圖4 改造前/後

望那之丘景觀區

利用隙地之空間調整路型,增加林蔭植栽。並將停車位外移至基地北端,使基地地形局部復原調整成草丘讓遊客可輕鬆在草坡上眺望東澳灣及太平洋。望那之丘朝故鄉方位之植栽整理及遷移,運用植栽及動線區分賞景區與祭祀區域。

圖5 平面配置圖

圖6 改造前-大片柏油隙地
圖7 改造後-縮減柏油路面改造成綠地,增加綠化及棲地

圖8 改造前-移除遮住烏石鼻景觀的海棗
圖9 改造後-將海棗移植,露出珍貴海景並提升高程

作品名稱:太平洋國家景觀道路-蘇花路廊(蘇澳-
                      東澳段)景觀改善工程規劃設計案

業         主:交通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
地         點:蘇花公路-蘇澳至東澳段
用         途:交通及景觀遊憩
景觀設計:中冶環境造形顧問有限公司
參與人員:郭中端、堀込憲二、何其昌、高綺蔓、
                      蘇煜翔、簡心成、林恩華、張瑋晨、
                      張舜涵、林子博、李佳蔚、陳家容、
                      蔣玉明、陳湘文、林宜宏、賴珮涵、
                      魏靜雯、廖國傑、杜和達、俞執中
施工單位:展興營造股份有限公司
材         料:當地石材、碎石子、太平洋鐵木、水
                      泥表面拉毛

設計時間:2021/02-2022/05
施工時間:2022/07-2023/12
工程金額:約 120,000,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