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公店溪水岸環境營造工程(第二期)

The Waterfront Environmental Enhencement Project of Agongdian River (phase two)

設計單位: 黃苑景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Design: Golden Park 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vironmental Planning & Design

第24屆公共工程金質獎 水利類 優等、經濟部113年度公共工程優質獎

計畫緣起及目標

阿公店溪是高雄市岡山區最主要的流域空間,近年河岸空間營造逐漸受重視,市府區段性闢建人行步道和自行車道,周邊河堤公園、綠園道及沿線橋樑景觀、水質改善等措施,都逐漸烘托出阿公店溪之美。
延續「106年阿公店溪水岸環境營造規劃」計畫,一工區傳統竹編工藝及傳承籃籗會城市紋理、二工區出海口養殖文化及夕陽點點餘暉之美、利用多樣化植栽創造出四季不同色彩的阿公店溪,使其「山、城、海、色」皆俱,營造各區段亮點場域,加以其原始自然景觀,溪水映照,期盼創造藍綠交織,可臨溪遠眺、晨昏皆宜的水岸環境。

整體規劃構想

1. 覆土培厚,提升防洪安全同時柔化既有硬式堤防,配置合宜植栽,創造流域生態綠廊。
2. 打造堤頂綠色步道,設置友善坡道及休憩節點。
3. 結合地方文化,提升在地觀光價值並營造亮點。
4. 維護並營造生態棲地,導入循環經濟及低碳工程。
5. 建立清晰明確指標及流域周邊文化解說系統,賦予河川教育意義。
6. 鼓勵民眾參與以降低維護管理,提倡永續經營管理計畫。

圖1 改善前-一工區既有堤防為三面光設計,加上雜物堆置,使居民較難親近水岸
圖2 改善前-一工區堤頂堆置雜物
圖3 改善前-二工區堤後坡擋土牆,阻礙陸蟹跨堤動線

圖4 一工區平面配置圖

圖5 一工區綠堤防設計原則
圖6 一工區改善後景觀美質提升,創造舒適休憩空間
圖7 一工區水岸綠蔭步道

圖8 二工區平面配置圖

圖9 二工區綠堤防設計原則
圖10 二工區堤頂步道
圖11 二工區防洪矮牆及水閘門休憩平台

園區改造及特色說明

1. 綠堤防 / 防洪及結構安全、生態維護
(1) 一工區為三面光 RC 堤防,使得居民與河岸的連結較為有限。計畫優先考量堤身防洪安全,鋪設石籠及拋石,增加堤防之抗洪強度。再利用培厚方式,增加覆土植生空間,為堤防穿上綠色外衣。利用拋石及石籠間孔隙,增加生物多樣性棲地。

(2) 二工區堤防銜接海堤,原堤頂高度 EL=4.45,計畫海堤高度 EL=5,堤頂高度不足,故增設 60 公分防洪矮牆,符合海堤安全高度;並於堤頂種植馬鞍藤懸垂植生綠化,待其攀附至堤前坡,綠美化既有 RC 坡面;既有堤後坡阻斷陸蟹生長環境,於堤後坡角增設綠帶、種植雙花蟛蜞菊、緣石與道路順接,減少高低落差,維持生態通廊。

2. 打造水岸綠蔭步道
堤頂步道採用刷毛處理,降低維管頻率,約 60 米設置休憩節點與座椅,並於景觀美質空間設置休憩平台,堤頂兩側種植喬木,提升步行舒適感,營造友善堤岸空間。
堤後坡及坡腳利用綠帶區隔水防道路車輛,增加使用安全並設置無障礙友善坡道,連結周邊既有人行道,明確引導使用者進入,串聯水岸動線。一工區位於市區,夜間使用率高,設置 LED 節能燈具,營造友善及安全的環境。

圖12 R2幸福平台投影效果 / 圖13 節點涼亭意象導入地方產業文化特色

圖14 R2幸福平台

圖15 竹編紋理

圖16 一工區改善前 / 圖17.18 一工區改善後-配置多樣性植栽創造多元綠色空間

3. 營造亮點意象-R2幸福平台 / 籃籗花架
阿公店溪與土庫排水(即R2)匯流口導流堤,形成特殊地景,節點處導入籃籗歷史人文、竹編紋理,規劃特色花架亮點,及特色解說牌面,提升周邊民眾及遊客對於地方認同與了解。

4. 亮點意象-藍籗休憩廣場 / 竹編工藝及永安漁業
一工區中游為岡山都會區,在地每年舉辦三次岡山籃籗會;二工區近出海口,居民除了捕撈也累積長年的養殖漁業文化,將傳統活動及在地產業風情,刻劃於特色花架上。

5. 配置多樣性原生植栽
利用覆土培厚堤身,柔化既有三面光堤防,配置複層式多樣植栽,創造多元水岸綠色空間,考量基地特性選用不同植栽搭配。設計原生喬木佔總數 75%,綠覆面積由 5% 增加至 65%。

6. 維護與營造生態棲地
利用塊石、石籠營造多孔隙環境、生態棲地,減少高低差,或種植懸垂植物以利陸蟹遷徙、降海產卵,設置陸蟹出沒警告牌面,打造友善生態環境。

7. 導入循環經濟
回收打除混凝土及碎石級配,回填石籠、覆土回填使用原河道淤土、使用回收再生瀝青,零工程廢棄物外運精神。

圖19.20 二工區改善前堤頂無遮陰 / 圖21 二工區改善前堤後坡既有擋土牆阻隔陸蟹穿越

圖22 完工後堤前綠化成果 / 圖23 完工後堤頂綠化成果 / 圖24 完工後堤後綠化並維護陸蟹通廊

圖25 完工後堤身綠化成果

8. 低碳工程 / 主辦、設計、施工三方努力
(1) 綠色經費占比 19%(總工程費);透過水利署數位轉型系統計算,設計碳排量約為核定碳排量一半。
(2) 選用綠色材料
a. 再生材料:塑木、瀝青。
b. 回收材料:混凝土(擊碎後取代塊石、級配)。
c. 就地取材:疏濬河道淤土。
d. 天然材料:拋石、塊石、植生披覆材(客土袋)、清碎石、原木。
(3) 採用合宜綠色工法
a. 石籠、拋石護岸:混凝土減量、增加棲地孔隙。
b. 截水溝:混凝土減量、增加漫流。
c. 植栽綠化。
(4)
營造綠色環境:
植樹固碳、地被減碳、複層植栽、綠帶串聯,持續養護移植灌木。
(5) 減碳施工:
濱溪低擾動、作業機具減量或駐地、效率化施工、低碳排機具 。

9. 永續經營與教育傳承
(1) 建置標誌及導覽解說系統,包含定位、指標、地圖、識別意象,設置自行車道沿線相關警示標誌於重要景點,同時設置休憩場域。
(2) 打造實務學習場域與岡山農工等周邊學校合作,利用本工程營造之空間舉辦現地參訪、經驗分享及實務體驗(園藝科植栽養護)等活動。
(3) 配合籃籗會,引導在地居民或遊客,進入基地探索歷史人文之紋理,或導入生態教育。

圖26 二工區節點涼亭意象導入永安地方產業文化特色 / 圖27 永安地方產業文化特色

圖28 創造友善步行環境

圖29 改善後之堤前坡 / 圖30 改善後之堤頂綠廊

圖31 改善後之堤後坡 / 圖32 陸蟹廊道-營造友善動物棲地

作品名稱:阿公店溪水岸環境營造工程
                   (第二期)

主辦單位:經濟部水利署第六河川分署
景觀設計:黃苑景觀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鎰發營造科技有限公司
地         點:一工區(岡山區):河華橋至前洲橋右岸
                      二工區(永安區):出海口段右岸 500M

空間性質:水岸環境、文化設施、線性廊道
材         料:拋石、石籠、混凝土、平板磚、鋼構
                     、碎石、塑木

面         積:約18,435 m2
造         價:新台幣 80,000,000 元
設計時間:2021/07-2022/04
施工時間:2023/06-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