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背景
基地位於台中市西屯區筏子溪西側,北臨福安東街,東臨福元街與高鐵高架路廊。建築設計樓高 12 層,內有有公益性與宗教空間,是一處結合佛法、藝術與文化教育的設施。
設計概念
惠中寺整體規劃呼應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概念,以親切友善與開放的方式讓民眾自然且歡喜的走進惠中寺禮佛參拜或休憩交流,讓佛的圓滿落實在生活之中,進而自利利他完成世間的大圓滿覺。建築物以須彌山為意涵於上下部融入須彌座的穩固意象成為海納百川之態,讓進入妙山修行的人能有須彌之心以包涵萬事萬物、寬廣無邊自在生活。
沿街人行綠帶
沿道路側退縮 4M 規劃無遮簷人行道 2.5M 與 1.5M 的綠帶,北側人行道兩側植雙排抗風常綠喬木,東側建築出入口前與環道入口綠帶則選植富季節變化特色的喬木,設置公共座椅提供舒適友善親切的人行環境。
圖1 北側半戶外藝術廣場提供休憩與展演功能
圖2 南側環道人行空間複層綠化
圖3 全區無障礙動線設計
圖4 階梯花台結合座椅設計
圖5 公共空間廣設街道傢俱讓民眾歇息
圖6 惠中寺平面圖
迎賓廣場
本案主要開放空間集中留設在東側與北側。呼應建築東向立面為正面的門樓,1F 藝術中心前方廣場兩側結合建築須彌座以階梯花台座椅設計,營造為環抱式迎賓空間,由此經三段戶外迴梯可抵 2F 藝術展覽空間與 3F 大雄寶殿觀賞藝術作品與禮佛參拜。
北側的開放空間為汽車接送民眾的迴車廣場,銜接挑高的半戶外中央藝術廣場,戶外的自然綠意得延伸至建築內側,藝術廣場內有造型列柱與浮雲意象天花。西側與南側則設置內環綠帶服務動線,也作為活動舉辦時的車行通道。
自然生態水道
利用北側退縮 14M 的綠地,以生態工法設計一處蜿蜒的水道,以在地卵石砌岸,設置踏石、過水板橋,種植水生植栽營造出兼具景觀與生態的水景,周邊設計座椅讓民眾輕鬆駐足休憩賞景。
垂直綠化
於惠中寺東側樓門的迎賓階梯外側與建築各向立面的陽台與露臺設計花台做垂直綠化,讓開放空間綠意從地面層延伸至建築主體,讓城市生態環境更友善。
圖7 東側正向迎賓廣場以環型花台座椅營造為戶外劇場空間
圖8 利用地形營造小溪流與池塘提升環境生態性
圖9 迴梯結合花台綠化
圖10 建築垂直綠化
圖11 石板橋提供跨越小溪的自然體驗
作品名稱:佛光山台中惠中寺景觀設計
業 主:佛光山寺
建築設計單位:陳昭穎建築師事務所
專案管理單位: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鈺通營造
地 點:台中市西屯區
用 途:宗教文化空間
設 施:中央藝術廣場、迎賓階梯花台廣場、
生態水道、垂直綠化
材 料:花崗石、透水磚、岩面石英磚、塑木
、抿石子
主要喬木:杜英、光蠟樹、山櫻花、台灣櫸木、
楓香
參與人員:王子文、林杰鴻
設計時間:2015/04-2022/10
施工時間:2016/10-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