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主教輔仁大學永續展覽設計競圖徵件說明
即日起徵件至5月20日止。
2025-02-12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中心
壹、活動緣起與理念
在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與倡議環境永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時刻,建築與空間設計不再僅是形式與功能的展現,更肩負著引領社會邁向永續未來的重要使命。藉由永續展覽空間設計競圖落實天主教輔仁大學對於永續發展的堅定承諾,期待透過為期三天於”2025第四屆亞太永續博覽會”的創新展覽空間設計,展現大學社會責任與環境永續目標的深層連結。
永續建築不僅關乎環保材料的運用,更是一種建構未來生活方式的哲學思考。在這個急需改變的時代,我們期待新一代設計師能夠突破傳統展覽空間的框架,以嶄新的永續思維,創造兼具環境友善、社會關懷與美學價值的展示空間。本次競圖將展現四位輔大永續前鋒校友在醫療照護、環保建材、永續農業與能源科技等領域的創新成果,從設計理念到實際施作,皆需體現循環經濟與永續發展的精神。
貳、設計主題
【主題】Embrace G.R.A.C.E - 編織永續未來的展覽敘事空間 Greener, Responsible, Alternative, Conscious, Empowering Designs for a Sustainable Tomorrow!
【主題描述】本設計競圖以天主教輔仁大學校務發展五大核心策略G.R.A.C.E.為基礎,透過展覽空間的構築,詮釋天主教博愛精神與當代永續思維的創新融合。此臨時展覽構築將在2025年9月台北亞太永續博覽會期間,於台北世貿展覽館展出,作為輔仁大學實踐永續理念的具體實證。
【設計概念說明】
本次競圖強調三大核心價值:
1. 永續材料的創新運用:
a. 以竹材為主體,結合在地木材,展現台灣特有的永續建材特色
b. 採用模組化設計,確保展覽結束後材料可被再利用或回收
c. 強調材料的自然紋理與質感,減少不必要的表面處理
d. 展覽場地配置需考量世貿展館現場條件
2. 模組化設計的前瞻思維:
a. 將可重複使用的概念融入設計 DNA,實踐循環經濟的理想
b. 發展快速組裝接合系統,實現場外預製、現場快速搭建
c. 結合傳統竹編工藝與現代數位製造技術
d. 設計可重複使用的模組化展示系統
3. 空間敘事的藝術展現:
a. 將永續理念轉化為具體的空間體驗,創造感動人心的展示場域
b. 將輔大G.R.A.C.E.五大永續策略轉化為空間流動動線
c. 運用竹材的彈性與韌性與結構性,創造靈活多變的展示介面
d. 透過空間層次變化,呈現四組參展廠商的永續創新故事
【設計重點】
• 在本次設計中,需強調模組化與可拆解性,確保施工過程的高效與靈活性,使組件能夠快速安裝與拆卸,適應不同場域的需求。這種策略不僅縮短工期,也提 升材料的重複利用價值,契合永續建築的核心理念。
• 選用具自然質感的材料,盡量減少人工處理,以展現材料本身的紋理與生命力,使空間更貼近環境、與場域共生。這樣的手法不僅降低碳足跡,也讓建築與自然景觀達成和諧對話。
• 在設計上,我們將展示需求與結構功能巧妙融合,以精簡的構造語彙確保空間清晰且富有層次。每一處細節皆經過嚴謹推敲,使參觀動線流暢而富有引導性,讓訪客在自然流動中感受核心概念。
【報名連結】https://opnform.com/forms/2025-cowrta
參、基本資訊
1. 展覽時間:2025年9月11日至13日
2. 展覽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一館)
3. 展覽設計底圖:
4. 收件截止:2025 年 5 月 20 日 23:59 止
5. 參賽資格:全台大專院校在學學生(景觀、建築相關空間設計課系尤佳)(組隊人數限制 3~5名)
肆、空間需求與規格
【基地規模】
• 總面積:12m × 12m(共16格,4 × 4方陣配置)
• 單格尺寸:3m × 3m
• 高度限制:最高 4 公尺
• 特殊說明:須考量展場地板承重限制及不可破壞性固定
【功能分區需求】
1. 展示區規劃(需整合以下主題)
a. 輔大醫院展示區:展現智慧醫療與永續照護理念(約佔三格大,且朝向永續醫療區)
b. 環保建材展示區:呈現創新建材與循環經濟成果(約佔三格大)
c. 酵素食品展示區:展示永續農業與健康生活方案(約佔三格大)
d. 儲能技術展示區:展現綠能科技與永續能源應用(約佔三格大)
e. 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中心展示區:以平面展示為主,整合於整體空間設計中(約佔一格大)
f. 會議室一間:約容納 4-6 人
g. 舞台區:可以朝內亦可以朝向外面走道,避免佔用展位空間
h. 儲物間
2. 表演區域規劃要求
a. 舞台設計需考量視線最佳化
b. 觀眾區須善用走道空間,避免影響展示區動線
c. 需考量舞台節目所需之基本設備配置空間
3. 機能空間規劃要求
a. 置物空間:需考量展品更換及工作人員物品存放
b. 會議準備區:需具備基本洽談功能,並確保隱私性
伍、設計要求
1. 材料運用規範
• 主要建材:
o 竹材:需考量竹材特性及接合方式
o 木材:除了一次性使用之木材,亦可設計含塑木等環保建材
o 接合零件:建議採用可重複使用之接合方式
• 永續考量:
o 須具備展後重複使用可能性
o 鼓勵採用可重複組構之材料
2. 施工考量
• 模組化設計原則:
o 單元構件重量須考量人力搬運限制
o 接合方式需便於組裝與拆卸
o 模組尺寸須配合運輸規格
• 現場施工限制:
o 禁止現場切割加工
o 組裝時間限制:一日內完成
o 須考量專業廠商施工可行性
3. 設備系統整合思考
• 照明系統水電配置:
o 需簡單考量展品照明需求
o 預留管線空間為佳
• 音響系統:
o 需簡易考量舞台音響位置
陸、評分標準
1. 設計創意 (25%)
• 空間概念詮釋
• 設計手法創新
2. 美學價值 (20%)
• 空間造型設計
• 整體視覺效果
3.重複利用性 (20%)
• 模組化設計
• 材料永續性
4. 組裝便利性 (20%)
• 施工可行性
• 結構安全性
5. 整體性 (15%)
• 動線規劃
• 功能整合
柒、繳交資料
1. 設計說明書(A3橫式,PDF格式,不超過20頁)
• 計畫概述
o 設計理念說明
o 永續概念詮釋
o 空間規劃策略
• 空間設計說明
o 平面配置說明
o 動線規劃說明
o 展示規劃說明
o 展場規劃燈光照明說明(如燈光投射方式LED或者投射燈等)
• 模組化設計說明
o 構件系統說明
o 組裝邏輯說明
o 材料運用說明
• 施工說明
o 施工程序說明
o 簡單組裝步驟說明
o 材料明細表
2. 設計圖面(比例尺清楚標示)
• 平面圖(可自訂,可清楚表達即可)
o 整體平面配置圖 1:100
o 重點空間平面詳圖 1:50
• 立面圖(可自訂,可清楚表達即可)
o 至少兩向立面圖 1:100
o 重點部分立面詳圖 1:50
• 剖面圖
o 至少一處剖面圖 1:100
o 重點部分剖面詳圖 1:50
• 模組系統圖
o 模組組裝分解圖
o 接點詳圖 1:5(可自訂,可清楚表達即可)
o 構件組合示意圖
• 燈光照明計劃
• 3D視覺模擬圖
o 整體鳥瞰圖
o 主要空間透視圖
o 重點展示區透視圖
捌、競圖時程
1. 公告日期:即日起
2. 基地資料領取
a. 方式:線上下載
b. 內容:基地CAD檔、現況照片、相關基地資料
3. 提問截止:2025年4月30日
4. 收件截止:2025年5月20日 23:59
5. 評選時間:2025年5月30日
玖、重要說明
1. 評選機制
• 評選委員會組成:
o 學界代表
o 業界專家
o 永續發展領域專家
o 主辦單位代表
2. 實施規範
• 作品展示規定:
o 得獎作品需配合成果展示活動
o 作品將收錄於成果專刊
o 須提供高解析度圖檔
• 執行配合事項:
o 第一名得獎團隊需配合參與後續實際建造過程
o 需出席相關會議與討論
o 配合工程團隊進行必要修改
3. 其他補充規定
• 不可抗力因素:
o 因天災或其他不可抗力因素需改期時,另行公告
• 智慧財產權補充說明:
o 參賽作品需為原創,不得抄襲
o 如有使用他人資料,需標註來源
o 作品需無償授權主辦單位使用
• 主辦單位保有最終方案審核權,可依實際需求進行下列調整:
o 局部設計修改
o 材料規格變更
o 施工方式調整
o 不採用得獎方案之權利
• 參賽團隊須配合下列事項:
o 因應場地條件進行設計修改
o 配合專業廠商進行施工優化
o 參與必要之討論會議
• 智慧財產權相關規定:
o 主辦單位擁有作品修改權及使用權
o 參賽者保有著作人格權
• 主辦單位提供資料:
o 基地 CAD 檔案
o 材料參考資訊
拾、聯絡方式
• 主辦單位:輔仁大學永續發展暨校務研究中心
• 聯絡電話:02-29056524
•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 活動網址:[將由主辦單位提供]
拾壹、獎勵方式
• 第一名(第一名獲獎者,獎金依據後續配合施工團隊,分兩階段發放)
o 獎金新臺幣 10 萬元整(獎金將分兩次給付,將於得獎後先給付五萬元,協助完成施工後,給付後續五萬元)
o 獎狀乙紙
o 參與實際建造機會
o 作品收錄於成果專刊
• 第二名
o 獎金新臺幣 3 萬元整
o 獎狀乙紙
o 作品收錄於成果專刊
• 第三名
o 獎金新臺幣 2 萬元整
o 獎狀乙紙
o 作品收錄於成果專刊
• 佳作數名
o 獎狀乙紙
o 作品收錄於成果專刊
※ 以上獎金將依中華民國稅法規定代扣所得稅
拾貳、智慧財產權聲明
1. 參賽作品必須為原創設計,如有抄襲、仿冒情事,除取消參賽資格外,法律責任由參賽者自負。
2. 得獎作品之著作權歸屬主辦單位,主辦擁有使用、修改、出版及展示之權利。
3. 參賽者須確保其設計方案未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
拾參、其他說明
1. 主辦單位保留競賽辦法修改及最終解釋權。
2. 如有任何未盡事宜,主辦單位得隨時補充或修正,並以本單位網站最新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