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Design With Nature Now 國際展暨臺北特展」活動介紹

活動時間:2024年09月14日至10月12日

2024-08-27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美國賓州大學設計學院、中華民國景觀學會

一、活動介紹:

展覽緣由|在全球氣候變遷的背景下,城市如何邁向永續發展已成為當代最重要的課題之一。為了深入探索自然與設計的無限可能,並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臺北市政府攜手中華民國景觀學會,舉辦「2024道法自然進行式國際展暨臺北特展」。本次展覽將於臺北市松山文創園區展出,免費開放民眾進場參觀,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展覽時間|2024年09月14日至10月12日
展覽地點|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3號倉庫)

展覽訊息|展覽展區包括Design With Nature Now國際展」「臺北特展」2大展區、共10大主題,提供市民全新視角,思考未來城市發展的藍圖,前瞻性探討臺北首都當前面臨的重要生活議題。這次展覽不僅展現出臺北在城市發展上的前瞻視野,透過實際案例,鼓勵全體民眾在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上更進一步,為臺灣未來的環境保育努力貢獻力量。

無論您是關注聯合國SDGs指標,還是對城市永續發展充滿熱情,這場展覽都將帶給您豐富的知識啟發與視覺盛宴。讓我們共同參與,透過設計與自然的對話,探索未來城市的永續發展之道,期待這次展覽能夠激發更多人的參與,共同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

活動訊息|

2024道法自然國際展暨臺北特展 展覽時間》-免費開放民眾進場參觀,歡迎市民踴躍參與

時間:2024/9/14-2024/10/12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

2024道法自然國際展暨臺北特展 開幕記者會

時間:2024/9/14 13:30-17: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3號倉庫

 

 

 

 

 

 

 

 

 

2024全球景觀研討會

時間:2024/10/11-2024/10/13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多功能展演廳

活動報名連結

詳細資訊請點選全球景觀研討會網站閱覽

《自然體驗工作坊.林園療癒體驗》

時間:2024/9/21、2024/9/28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內生態池畔,Island133 前木平台

活動報名連結

詳細資訊請點選網站閱覽

、國際展:

「Design With Nature Now國際展」- 5個主題,21國家

國際展是由賓夕法尼亞大學史都華·威茲曼設計學院借展,中華民國景觀學會策劃,展示來自21個國家道法自然的環境規劃項目。這些項目以自然解方為核心,呈現出全球範圍內如何應對城市化與環境保護的雙重挑戰。從「荒野自然」、「海平面上升」、「潔淨水資源」、「棕地治理」到「城市未來」,五大主題的案例將帶您看到最新的國際景觀設計趨勢,提升對全球自然生態與環境保護的認識。無論是學習以自然特徵與力量來修復受損的生態與環境,還是通過規劃設計與管理來改造改善人類與自然的關係,這些案例均展示了「道法自然」所能帶來的巨大潛力。

• Big Wilds 荒野自然

「荒野自然」的主題共有六個案例,分別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由民間團體引領的跨國合作「Yellowstone to Yukon Conservative Initiative」,美國新墨西哥州與亞利桑那州之間在原生態與其所引發的生活模式進行平衡與保護的「Malpai Borderlands」,跨越南撒哈拉沙漠八個國家的綠色長城「GreatGreen Wall Initiative」,引用Ian McHarg 規劃手法達到保護目的與開發平衡的紐西蘭「Landscape Regeneration of Western Waiheke Island」,如何達成瀕絕物種保護目標與財務上永續發展的印尼紅毛猩猩保護地「SambojaLestari」,以及對岸北京大學俞孔堅教授的「國土生態安全格局」。

Rising Tides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的主題共有五個案例,分別是美國紐約州紐約市在飽受桑迪颱風危害之後所進行的大規模防治計畫;五個區有個別的項目進行,在曼哈頓推出的稱為「Big U」。其他的案例分別是曾經在紐約當代藝術博物館MoMA 推出,具有實驗性質並企圖喚起紐約市民對於氣候變遷議題對紐約市的影響,可以說是Big U 前身的「New Urban Grounds」;看似與前者相似,但是出發點截然不同,在切斯皮克灣出海口所進行的試驗項目「Fingers of High Ground」;還有兩個荷蘭的項目,「Zandmotor」,以及「2050-An Energetic Odyssey」,談的是以自然自己的力量推動海岸改造與保護,以及在綠電、生態與美學的平衡。

Fresh Waters 潔淨水資源

「潔淨水資源」的主題共有五個案例,分別是美國與加拿大之間的五大湖區港口環境的未來「Healthy Port Futures」;美國賓州費城從一條被埋藏的河所引發的陷落天坑與環境危機,進而帶動西費城地區的空地再造,最後成為利用全市的綠地空間進行韌性城市與水環境治理的「GreenPlanPhiladelphia」;Ian McHarg 的好友同儕Laurie Olin 在洛杉磯突破行政區域所做的全河流域規劃「Los Angeles River Master Plan」,在荷蘭以恢復河流應有生存空間與河相的「Room for the River」,以及對岸以生態工法做出的超大型濕地復育「微山湖」。

Toxic Lands 棕地治理

「棕地治理」的主題共有四個案例,分別是美國科羅拉多州的丹佛市曾經最大的國際機場轉型成為的開發案「Stapleton」(現在稱為 Denver CentralPark),德國魯爾區號稱為公園但是實為巨大的後工業時期河域與城市間的公園綠地體系「Emscher Park」,Ian McHarg 的學生 James Corner 在史坦登島的同一脈絡規劃設計實踐的「Freshkills Park」,以生態演替的概念翻轉紐約市最大的垃圾掩埋場成為一個都市公園,以及第一個以「後奧運時期」為願景來進行奧運場地規劃設計,並且翻轉東倫敦生活空間的「QueenElizabeth Olympic Park」。

Urban Future 城市未來

「城市未來」的主題共有五個案例,分別是美國奧勒岡州四分之三人口的共同生活圈,以共同的流域治理為出發點的「Willamette River Basin」,類似於前者以共同生活圈為出發點,但是含括更為廣泛的教育、社區營造、空氣汙染防治、防災計畫等,為猶他州的人民許一個未來的「Envision Utah」,運用簡單手法與理念縮減城市貧富差距的南美城市「Medellin」,融合生產、生態、生活理念與未來氣候變遷影響的超大尺度城市規劃「Barcelona Metro Region」,以及第一個以景觀概念規劃與設計進行城市設計與願景的深圳前海水城「Qianhai Water City」。

三、臺北特展:

策展說明在「道法自然 現在進行式」國際展覽來到臺灣之際,本次展覽也藉由集中展示臺北市政府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實際政策,呼應與國際上推崇的「道法自然」理念。這次展覽屬2024年永續國土發展與環境景觀國際交流系列活動的一大主題,旨在通過生動的展示與互動省思,提升公眾對自身生活環境的關注,激勵每一位市民積極參與到永續環境的行動。希望通過這次展覽,不僅展現臺北市面臨極端氣環境挑戰的政策導向,以及未來的市政規劃,更透過喚起民眾自身對於政策的了解以及提高自我環保意識,攜手共建更加美好的永續城市。展覽內容將展示臺北市如何運用道法自然的原則,進行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讓市民了解並參與到這一全球性的永續發展運動中。

「臺北特展」- 5個主題 (看更多請點選相關連結)

臺北展則聚焦於臺北城市發展的五大主軸,展示出臺北如何在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中,探索出屬於自己的永續道路。這五大主軸包括「氣候調適」、「都市再生」、「食農與健康」、「淨零排放」及「水資源永續」。這是全臺首創之舉,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納入地方自治法規,並確立了2030年減碳目標提升至40% 的具體計劃。這些措施體現了臺北在清晰擘劃「宜居永續臺北城」願景上的堅定決心。透過展覽,觀眾可以深入了解臺北市如何在2030年落實永續發展目標,並於2050年達成永續淨零的最終願景,實現城市轉型,達到環境、經濟及社會的和諧共榮。

氣候調適

臺北因盆地地形、極端氣候所面臨的都市熱島議題,市政府透過體感降溫、建築能效降碳以及密集綠覆固碳的琢磨,提升城市韌性。

• 都市再生

拆分從「老房子文化運動」談起,以老舊閒置房地活化,轉化為歷史建築與當代生活的結合、「Open Green打開綠生活計畫」透過培力地方社群,鼓勵市民共同參與都市閒置空間改造,並以「臺北市社宅公共藝術計畫」嘗試透過藝術介入探討,為環境與社會價値的居住生活提供了新的想像。

• 食農與健康

呈現長期透過食農教育、田園城市,扎根臺北市的核心觀念,「全國首推」的小田園計畫及綠屋頂平台暨綠牆種植計畫,走進校園,讓學生了解食材由土地、作物到餐桌的完整教育過程,另外「休憩臺北」也重點說明了包含環騎臺北、臺北大縱走、花IN臺北,以及近年來臺北市重點規劃專案的「淡水河水岸空間環境營造」,企圖提供給民眾健康的生活品質。

 淨零排放

闡述了「屬於臺北市的零碳願景」實際作為。

水資源永續

以大臺北水系地圖為基礎,談論臺北市的蓄水、供水、與循環再生,達到屬於臺北市的水資源永續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