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宜蘭壯圍地景藝術參與式工作坊
活動時間:2014年4月26日~4月27日
2014-04-08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宜蘭縣政府
【跳脫既有環境印象框架,重新發掘宜蘭壯圍海濱的地景特質】
~活動當天將邀請法國地景藝術家、宜蘭在地藝術家跟隨大家重新體驗宜蘭壯圍地區~
所謂「一樣米養百樣人」,指的是人各有不同,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他獨特的特色。其實「地景」也是如此,每個地方都有它不同的特質,關鍵就在於我們是不是能夠去「發現」。然而人們對於一個地方的瞭解有時候會因為太習慣於原有的印象,以至於不容易從別的面向來發現這地方的特色。本次的工作坊,是希望經由參與式地景藝術的操作過程,引導學員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來發覺壯圍海岸地區的特色,並加以表達。這個工作坊希望經由宜蘭在地民眾實際參與操作過程,激發民眾對於此地的特色有另一種不同的體驗,未來此種類似的操作方式,可以在宜蘭各個不同角落來進行,讓人們感受宜蘭到處都有驚奇,到處都能夠有創意。
一、計畫說明:
1.本計畫有關「地景藝術」操作的重點不在其成果或產品,也並非強調藝術專業性或技巧性,而是著重以民眾實際參與地景藝術工作坊的操作過程做為一個平台與橋梁,讓參與者經由這個過程,跳脫既有環境印象框架,重新發掘壯圍海濱的地景特質並以不同形式來對於參加者感受到的這些地景特質加以表達。因此在本計劃中「地景藝術」既是深化環境感受的工具/途徑,同時也作為表達此一感受的方式。經由「地景藝術工作坊」這個過程,讓學員重新認識壯圍在地的特質。
2.本計畫的「地景藝術」,與「環境裝置藝術」並不相同。「裝置藝術」著眼於藝術家表達自我藝術創作;而本計畫「地景藝術」強調去發覺感受當地地景的特質,並以各種藝術形式來表現此一特質。簡單來說「裝置藝術」是藝術家表現「自我」,而「地景藝術」是人們來表達當地「地景與環境的特質」。經由此一過程讓壯圍海濱地區,其獨特性的景觀特質能夠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被進一步的發掘。
二、活動時間、地點
(一)、活動時間:103年4月26日(星期六)、27日(星期日)
(二)、活動地點:壯圍鄉公館國小作為講解與室內討論地點。另外有戶外操作地區則以以榕樹公園-沙灘-自行車道沿線地區為主。
三、主辦單位: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宜蘭縣政府
四、參加對象
1.以團體報名及個人報名方式,邀請宜蘭在地民眾及部分大專院校學生參加,參與人數約30人。
2.報名完成後全體參與人員由主辦單位進行分組,預計分為6組,工作坊完成後每組預定提出一項地景藝術方案。方案形式可以是實體設置、肢體語言、影音表達或其他形式。
3.本活動時間為兩日,報名者請全程參加。
五、活動內容:
第一天:4月26日(星期六)
時間 |
活動內容 |
附註 |
09:00~09:30 |
公館國小報到 |
- |
09:30~10:00 |
活動流程介紹 |
|
10:00~11:00 |
學員地景經驗分享 |
|
11:00~12:00 |
五感的地景體驗與操作案例介紹及分享 |
由輔導老師解說 |
12:00~14:00 |
午餐時間 |
【在地食材】後埤社區 |
14:00~16:00 |
前往操作基地,並由輔導老師協助進行地景體驗操作 |
|
16:00~17:00 |
各組心得或方案發表 |
|
17:00 |
下課 |
|
第二天:4月27日(星期日)
時間 |
活動內容 |
說明 |
09:00~09:30 |
學員報到 |
|
09:30~12:00 |
各組方案發展之工作時間並由輔導老師協助進行地景體驗操作 |
於公館國小及戶外操作地區 |
12:00~14:00 |
午餐時間 |
- |
14:00~16:00 |
小組方案討論及報告準備 |
|
16:00~17:00 |
各組方案發表 |
|
17:00 |
工作坊結業式 |
頒發結業證書 |
附註:
1.各組所提方案之製作形式由參與者自行決定(方案形式可以是實體設置、肢體語言、影音表達或其他形式),若需額外的後製時間,可於工作坊結束後大約一周內之時間完成,完成後並由主辦單位以攝影及影片方式加以記錄。
2.整個工作坊的操作過程及完成之成果將以拍攝影片記錄並擇期發表,其時間與地點另定。
六、報名方式:
1.免費報名。報名表填寫完成請回傳e-mail:[email protected]
報名表下載